最近常在電視上出現霸凌和殺害父母等等的相關新聞,不經讓許多人都感嘆著問:[現在的孩子到底都怎麼了?]。

有很多人把矛頭指向現在的教育體制,也有人把問題歸咎於社會的混亂和媒體們的渲染,只是大家是否發現,只要家裡的小孩變壞了,大多數人都會先認定是"外面的人"把孩子教壞的,即使今天孩子已經犯下殺害親生父母或親人的重罪,身旁的人也還搞不清楚,原本乖巧的孩子,怎麼會一夕之間變得如此殘忍和兇惡?

教育體制不好、社會混亂、媒體渲染,講起來好像都是別人家的事情,都與我們自身無關,但事實上,真的都與我們無關嗎?關於社會、媒體和體制的部分,似乎都已經被講到爛了,但到目前為止,問題依舊沒有解決,因為這些問題絕非一日所造成,想要解決自然也非一日就可見效的。

許多父母因為工作的忙碌,無法有較多的時間陪伴小孩或花較多的時間了解小孩,而在這樣的情況之下,常會有一種彌補心態出現。父母親為了賺錢,每天早出晚歸,為的就是讓小孩可以擁有更優渥的生活,沒錢怎麼養小孩?怎麼過日子?怎麼讓小孩贏在起跑點上?這些理由應該是很多父母們的心聲,然而現在有很多的孩子,他們缺乏的不再是金錢,而是在於一份"有觸感的愛"。


所謂[有觸感的愛]不單只是一個擁抱或身體上的接觸,而是一份能讓對方感受到真正被關愛的感覺。

很多父母會用金錢去彌補那份"沒時間可以給予的愛",小孩想要什麼就買什麼,或是用成績的好壞來當作交換條件,至於本身經濟較差的父母,在沒有辦法用金錢滿足孩子的情況下,則會選擇在態度上做出退讓,即使明知道孩子的態度並不正確。對身為父母的人來說,這份彌補是一種愛的表現,但事實上,這並不是愛,這充其量只能說是一種贖罪和虧欠,而在孩子們的感受裡,這更是一種自私的行為。

在這種長期的身教之下,孩子會越來越理所當然,[你養我是應該的!]、[我考的好所以我就應該得到我想要的東西!]、[你連陪我說話的時間都沒有,憑什麼認定我說的話是錯的?憑什麼覺得我做的就是錯的?]、[大人都可以這樣,為什麼我不可以?],在孩子的眼裡,這些的確都是真理,因為他身處的環境和身邊的人的確就是如此。發現了嗎?你給予的彌補,在他們眼裡,很多時候都只是一種糖塞,為的只是想減少你們自己的麻煩和時間。在孩子們的眼裡,自己就是麻煩,就是浪費父母長輩時間的產物。

孩子比我們想像的更聰明和敏感,禮物只是一種交換條件,就如同契約和買賣一般,一手交錢一手交貨;態度上的退讓,只因為身為父母的人早已心虛的覺得自己給的不夠,反正孩子還小,就別太跟他們在意和計較了,於是孩子們久而久之,自然能夠抓到這樣的模式,並且加以要求和得寸進尺。我們不能說孩子們很賊,抓住大人們的弱點,就做出更多不合理的要求或是在態度上變得更加囂張,因為這些都是我們教會他們的,而他們也只是"學會"罷了。

你有多久沒有擁抱你的孩子了?你們有多久沒有全家人一起做在同一張桌子旁吃飯?你有多久沒注意到你的孩子長多高或長多胖了?你發現你孩子的髮型變了嗎?你真的知道你的孩子喜歡些什麼嗎?你有多久沒親自煮飯或陪孩子們吃完一頓晚餐了呢?除了課業和工作的話題之外,你還能跟你的孩子們聊些什麼呢?你發現那個講話很沒禮貌的孩子,口氣裡隱藏了多少不安嗎?你發現你的孩子急著想長大、想工作、不想唸書,其實只是因為不想成為你的"負擔"嗎?

如果你還在用彌補的方式對待你的孩子,那麼請你一定要好好思考一下[什麼才是孩子真正需要和想要的?]。如果你還在想"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",那麼現在的你或許可以好好想想,"要怎樣才能讓孩子跑完全程",因為人生是一場馬拉松,而不是一場短跑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